 |
 科研系列
 技术系列
|
|
姓名: |
金维浚 |
性别: |
男 |
 |
职称: |
副研究员 |
学位: |
博士 |
 |
电话: |
010-82998643 |
传真: |
010-62010846 |
 |
Email: |
wjjin@mail.iggcas.ac.cn |
邮编: |
100029 |
 |
地址: |
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
|
简历: |
金维浚,副研究员。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1984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1989年于淮南矿业学院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勘探地球物理电法、电磁法和非油气地震勘探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SCI 1篇。主持大中型企业各类课题20多项。2014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重大工程选址及地质适宜性(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 - 1980.9-1984.7 淮南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田地质勘探,学士
- 1986.9-1989.7 淮南矿业学院地质系,地质勘探,硕士
- 1992.9-1995.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博士
- 1995.9-1997.1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后
- 1998.1-1999.9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室,副研究员
- 1999.9-2007.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室, 副研究员
- 2007.6-2012.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室, 副研究员
- 2012.6-现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 副研究员
|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 2010.3-2010.7,露天矿采空区电法探测,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
- 2010.11-2011.3,中缅输油管线澜沧江跨越8号断面工程物探 ,中石油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2012.10-2013.3,加格达奇国家地下油库物探,大庆工程有限公司
- 2010.3-2011.5,宜巴高速公路29标段岩溶物探 ,湖北交通厅宜巴高速指挥部
- 2011.3-2011.10,北京光源工程场址工程地质评价物探部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2013.4-2014.4,云南LHAASO场址物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2013.10-2014.10,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防治活动构造物探,中国地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2014.6-2014.12, LHAASO稻城站址(预可研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和地球物理勘探,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2014.10-现在,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地下储备库扩容选址物探勘查,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
|
获奖及荣誉: |
-
2001.1-2002.3,英国皇家学会fellowship, School of Earth Science, University of Leeds -
2014年9月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一等奖, -
重大工程选址及地质适宜性(科技进步奖)。编号:2014YK(J)-1-07-R04 |
|
代表论著: |
- 金维浚、石耀霖、宋鸿林、马文璞,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和造山后的伸展作用,地质科技情报,1996, (2):29-34
- 金维浚、宋鸿林、马文璞,桐柏-大别山造山带伸展构造,地质科学,1997, (2):156-164
- 金维浚、王桂梁、周治安,徐宿地区滑脱构造成因机制,中国区域地质,1997, (3):283-290
- 金维浚、石耀霖,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P-T-t轨迹数值模拟,地学前缘,1998,(Supply):127-134
- 薛爱民、金维浚、袁学诚,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高校地质学报,1999,(2):157-163
- 张建强、张全录、汤跃超、金维浚,高压输电线塔基下高密度电法探测煤矿采空区,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 19(3):684-689(通讯作者)
- 金维浚、张旗、何登发,西秦岭埃达克岩SHRIMP年代及构造意义,岩石学报, ,2 005, 21(3):959-966
- 张旗、金维浚、王元龙、李承东、王焰、贾秀勤.大陆下地壳拆沉模式初探.岩石学报,2006,22(2):265-276
- 段心标 金维浚,井间层析成像混合最短射线追踪旅行时反演,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 3(3):201-206
- 段心标 金维浚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初始速度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6):1831-1835
- 孙元春 尚彦军 金维浚 袁广祥 侵入接触带高密度电阻率法低阻异常分析 工程勘察 2009,(1):90-93
- 尚彦军,史永跃,金维俊,袁广祥,孙元春 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关系探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27(9):1858-1864
- 张旗,金维浚,王焰,李承东,王元龙.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矿床地质,2010,29(5):729-760
- 张旗,金维浚,李承东,王焰,王元龙.花岗岩与地壳厚度关系探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 ,35(2):
- 金维浚,何登发,雷震宇,孔祥儒. 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三江地区新生代构造隆升 —来自裂变径迹热史反演分析. 地质科学,2012,47(3): 714-729
- 金维浚, 张衡,张文辉,段心标. 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应用. 地震,2013,33(4):
- 倪亮, 张衡, 徐华文,金维浚,张文辉, 段心标, 林达明.水域电法勘探在穿越工程中应用.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6):2710-2715(通讯作者)
- 张文辉,金维浚,张衡. H/V谱比法与折射微动确定表土层参数. 地震,2013,33(4):
- 张旗,金维浚,李承东,焦守涛.地热场中“岩浆热场”的识别及其意义.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5):2495-2507
- 金维浚,张衡,尚彦军,段心标,张文辉.从地震层析速度确定原位岩土力学参数. 工程地质学报,2014,22(4):765-771
专著 - 薛爱民、金维浚,合肥盆地油气地质及其与大别造山带构造耦合,PP173,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
|
|
|
|
|  |
|
|